老人家喜歡緬懷光輝歲月,熱血青年嚮往火紅年代,今天沒有戰爭也沒有革命,只能在舞台上才能窺視一二。我仍然年青,卻不算十分熱血,坐在劇院裡的時候(其實是演奏廳,卻拿來演舞台劇),發覺上了年紀觀眾出奇地多,也許《西關風情》的故事比較貼近他們的記憶,可是當我欣賞著舞台上的演出,卻感到不滿足,因為歷史印象的錯亂令人感覺困窘。
我不知道三十年代的西關到底是怎麼樣的光景,但如果像舞台上所講的,那會是一個很奇怪的時空。五四時期學生熱忱於反封建反孔廟,後來經歷了軍伐割據、日本入侵東北,大抵封建已被批得七零八落,起碼在封建的制度上,已不再是社會的主流,三妻四妾、買賣婚姻、甚至是更離奇的吸福壽膏,本應是清末封建的遺物,卻像冤魂般纏擾著陳門大宅。陳老爺是個看似思想開明的華洋商人,曾往外國留學,言談絲毫沒有封建八股的痕跡,關心的大概只是自己的生意,而且還口口聲聲說曾受五四運動的波瀾影響,亦原諒一班不識大體的年青人。但弔詭地,他卻活在一間典型的封建宅門當中,仍穿梭在各姨太太的爭風吃醋之間,仍樂此不疲繼續用金錢買他的新填房。他的背景、他的思想,彷彿跟他的行為、他的生活背道而馳。
陳門大宅是清末封建思想下的怪物,而陳老爺是生於封建、活於反封建,思想行為不統一的雙面人,而時代卻是苦難的抗日歲月。抗戰時代的矛盾不再是封建與新文化,而是愛國與抗戰,如果大門不是緊閉的的話,陳門大宅大概不能仍存在抗戰時代的關西,而陳家老爺亦不應會是大宅老爺。
時空錯了,人們的思維也矛盾了。陳少爺不喜別人叫他「西關大少」,跟一群愛國的熱血青年交往,參加抗日示威,最後弄至落荒而逃,然而他又彷似充滿紈絝之氣,對宅門的封建敗壞視而不見,對那位三妻四妾的父親敬愛有加,最荒唐的是他居然對父親要娶一個甚至比自己還小的女孩做妾士,仍絲毫沒有意見;那位年輕的四太太呢?由此至終都是一個小孩,一切事情都逆來順受,也沒有甚麼機心、甚麼理想,亦不懂人情世故,她為免父親鋃鐺入獄而嫁給別人做妾士,對陳老爺、各姨太太和其他家丁僕人既不十分喜歡也不至於討厭,後來跟陳少爺志趣相投、隨思想前衛的女生學習英文,也許只能稍慰寂寥,她可以看到甚麼天空?可是到最後卻勇於破格地站出來抗日,波瀾的年代也許真有這種忽然頓悟的人性,但我不相信。
我相信編導對西關大宅風情的了解,劇裡也不乏應景的風俗傳統,例如盲女過街賣唱、新妾入門時穿木屐擔水桶,也有具地道風韻的「陶陶居」、雲吞麵……可是節奏卻總予人冗悶之感,我們看的電影電視太多了,舊風俗已難以令人嘖嘖稱奇,或許昔日西關大宅的生活就是如此冗悶,人們說話就是如此喋喋不休而摸不著邊際,但戲劇不是呈顯,而是對真實再創造,我看到的,只有風情,沒有戲劇,只有人物、沒有人性。
舞台上的波瀾我毫不感動,結尾時年青人們慷慨激昂地誓師抗日,我甚至有點毛骨悚然之感,而觀眾們也不禁莞爾了。編導朱克寫道:「我愛祖國,我愛西關,我雖年逾八旬,仍要在舞台上留下點滴犁痕……希望回歸後的香港同胞,少一點殖民地意識,多一點愛國情懷。」但現代人的熱血大概已經完全冷卻,要重新燃點需要更大的力量,不是單單拿著手槍,然後隨便說說它是救國工具這麼簡單。
(原刊於此:【li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