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9日 星期二

《寂寞意外》

夜,總是空洞洞的,尤其是城市人的夜,儘管在璀璨燈火的照耀下,寂寞的感覺總會在最繁華的時候出現。很多人以為找一個伴侶就可以驅走寂寞,但往往又在意料之外。在三角關係的新劇《寂寞意外》裡,導演希望將城市人關於寂寞的故事呈現出來,而人們在消減寂寞的過程裡,又會發生甚麼意外之事。

城市裡的人物關係總是十分複雜,尤其在夜幕低垂之際,關係彷彿是千絲萬縷。內向孤獨的郵差,戀上純品的鋼琴教師;鋼琴教師的I.T.從業員男朋友不甘寂寞,常往娛樂場所找按摩女郎尋歡,偶然甚至搭上沒有了陪伴慶祝生日的社工;而郵差得不到鋼琴教師的注意,玩電話認識了按摩女郎,在她的誘惑下,發生了一夜情。另外還有一個血氣方剛的年青學徒,與剛OL談了一天總愛。其實故事是很普通的故事,情節是老生常談的情節,顯然導演明白「寂寞」本自內心,周遭發生的事,眼前遇見的人,並不可以排遣寂寞,所以人物的塑造成了全劇的靈魂核心。導演很聰明地選擇以一個「七人晚宴」開始,在一個狹窄的時空裡把人物連貫在一起,可惜畢竟在「寂寞的關係」裡人物太多,導演或者希望可以平衡各個角色的比重,但顯然力有不逮。郵差的角色比較突出,也比較完整,相對而言其他角色的處理就比較單薄,按摩女郎看似享受在性交易中獲得滿足,內心較深入的刻畫沒有了,寂寞的社工缺乏社工的特點,而她渴望得到性滿足的內心世界又是怎樣?,I.T.從業員因工作壓力而要尋求發洩,但劇情也沒有交代清楚。學徒又如何渴望追求女友?而他與OL的一段關係自成一段,完全不涉性愛,如同《美女與野獸》般的童話,但又是否全是騙人?導演是否希望表達在現代都市裡,性關係甚至比愛的關係更能消除寂寞的氣味?

其實整齣劇的構想不俗,而且偶有佳篇,譬如「想念」一場,鋼琴教師不斷致電給工作中的男朋友,但男朋友回應冷淡;那邊廂,傾慕鋼琴教師的郵差又致電給她,談了不久,男朋友又來電了,於是她便跟男朋友通電,而郵差卻怏怏然收線。這把電話溝通比喻為人與關係中的鴻溝,彷彿把人們的距離拉近,但人仍沒法超越心理上的障礙。但畢竟劇中的佳篇不多,大部份都流於表面,處理嫌單調。這仍是跟角色的背景和心理狀態未能呈現在舞台上有關。

其實最有發揮潛力是小丑的穿插,以一個跟角色保持距離的視點,實可令觀眾有自省的空間,唯小丑的功效卻不顯注,予人間場的感覺;而在尾場「天亮」,眾人排遣不了寂寞,仍要在新的一天營營役役,小丑卻脫去假髮,佝僂地離開,使小丑亦不免墮入孤獨的塵網,不過這又破壞了小丑的超然地位。

編劇導演是同一人,或許因而少了再創造的空間,結果使全劇變成了呈現他的一些故事或經歷,觀眾看不到排遣寂寞的方法,這就如同郵差在舞台上自慰一般。如果編導將全劇改成郵差的故事(編導自己的故事?),會不會另有一番味道?

2001年6月3日 星期日

《靈在你左右》

一齣懸疑驚劇最重要的元素可能是要嚇怕觀眾,從劇情的推展,從畫面音效設計,營造出恐怖的氣氛,不過歸根究底懸疑劇的力量是來自人心對不可知的事情有不安的感覺。在改編自The Women In Black的《靈在你左右》裡,驚慄的根源是本自一個冤魂,律師因處理一位女死者的遺產,而遇上了冤魂,結果令律師兒子慘死,妻子屈病而終,律師本人亦因而寢食難安。不過在《靈》劇裡,這些故事只是從角色口中得知,情節所交代的卻是律師遇上冤魂的過程,看來有點本末倒置,因為詛咒是在遇見冤魂之後才發生,實現詛咒(遇見冤魂者必家破人亡)才是恐怖的根源,卻居然只輕輕帶過,而且這詛咒只在劇裡末段才清楚交代,事前欠缺伏筆,大大減弱了懸疑性。而劇中律師要將他的故事搬上舞台,卻請來專業演員演回自己,律師自己則演出其他角色,這就好像要把律師抽離故事,叫演員這個不相干的人代之,除了說是要將詛咒繼續傳開之外,難以加強劇情恐怖的力度,彷彿律師和演員都置身事外,沒有了親歷其景的感染力。

當然,以一齣懸疑刻來看,劇本力弱可以用其他方面如氣氛營造和演員表演來補償。飾演律師的陳曙曦所能建立的恐怖氣氛很夠,尤其是他作為旁白的時候,而他分飾多角亦各具特色,演得精采。只是,劇中的他是個普通人,要「演出」多角都演得絲絲入扣,說他只具「演戲天賦」似乎較為牽強。飾演演員的李沛誠表演尚算平穩,只是劇本所限,演得不夠立體。另外,應該是全刻最驚嚇的場景------冤魂出場,處理上尚有斟酌餘地,有部份出現的地方(如觀眾席間),冤魂出現時神不知鬼不覺,甚至觀眾也沒注意得到,似乎有點浪費。